名人的笔名与原名
有的作家喜用笔名,有的还不止一个,鲁迅的笔名就有上百个之多,连为中外所熟知的“鲁迅”也是笔名。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所用的笔名。为什么叫“鲁迅”呢?时隔两年,作者曾向好友许寿裳谈及此事,说:“一是母亲姓鲁,二是周、鲁是同姓之国,三是取愚鲁而迅速之意。”①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另一作家茅盾,原名沈德鸿,又名雁冰,字燕昌。1927年大革命时期,作者决定创作三个连续中篇(即后来发表的《幻灭》、《动摇》、《追求》),同年8月,仅用两周时间就写完了《幻灭》的前半部分,交给当时负责编辑《小说月报》的叶圣陶,用“矛盾”作为笔名。这个笔名一看就知道是假名,为防止国民党书报检查的麻烦,叶圣陶建议在“矛”字上加一个草头,因为“茅”在《百家姓》中有此一姓,作者欣然同意。伴随尔后的不断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子夜》的出版,笔名“茅盾”名满天下。
《骆驼祥子》、《茶馆》的作者“老舍”,是作者1926年8月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幽默小说《老张的哲学》开始起用的笔名。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的“舍”是取姓氏的一半,老舍在家排行第八,是母亲41岁时生下的“老儿子” ,所以笔名取为“老舍” 。老舍一生的笔名颇多,但最响名的还是“老舍” 。
作家喜用笔名,在外国也不乏其例。高尔基的原名是阿历克塞·玛克西姆维奇·彼什柯夫。“高尔基”在俄文中是“痛苦”的意思。看高尔基创作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我们可以得知,作者的笔名是为了永志苦难艰辛的生活历程。
十九世纪末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原名是塞莫尔·朗菏恩·克莱门斯。他取笔名马克·吐温,是为了怀念青少年时期在密西西比河上做水手和领航员的一段生活经历,那时他经常听到测水员的叫喊声:“水深两噚(一噚等于6英尺),航船可以小心通过。” “马克·吐温”就是这个意思。欧·亨利是与马克·吐温同时代的优秀短篇小说作家,欧·亨利这个笔名来自一家酒吧老板的“呼名” 。他经常到这家酒馆喝酒,有一天,他请两名记者来这里做客,大声招呼道:“欧·亨利,再来一杯!”接着询问两名记者:“我写了一篇小说,不想用真名发表,你们看用什么笔名好呢?”他刚才招呼“欧·亨利”的叫声因为与众不同,引起了其中一名记者的好奇。这名记者随意开玩笑说:“你刚才喊叫的‘欧·亨利’不是就很好吗?” 结果,他竟把这玩笑当真,在小说上签上了“欧·亨利”作为笔名。小说发表后,就一直沿用这个笔名。欧·亨利的真名是威廉·雪德雷·波特。
司汤达,法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小说《红与黑》是他的代表作。作者原名是亨利·贝尔,“司汤达”本是普鲁士的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的名字,作者很喜爱这个独具特色的小村庄,取来为笔名,首次署于1817年出版的《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著作中。
日本当代著名历史小说家福田定一,他的笔名是“司马辽太郎” ,据本人讲,他对中国汉代《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佩服得五体投地,笔名是为了对《史记》作者的倾慕。“司马辽太郎”在日语中的意思是自己与司马迁相比要逊色得多。
1. 鲁迅(周树人)
1918年4月,他发表了《狂人日记》,在这上面他用了鲁迅这笔名。他是这样解释自己的笔名的: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的意思。
2.巴金(李尧棠)
巴金在法国留学时,有一个姓巴的同学自杀了,他为了怀念他就以“巴”作姓。他的一位朋友还为他取了一个容易记住的名字叫“金”,于是“巴金”这笔名就诞生了,他在《灭亡》一书上就用了此名。
3.曹禺 (万家宝)
曹禺取自本姓万的繁体“万”,拆开便是草禺,草字不取,取曹,故名曹禺。
4.冰心(谢婉莹)
冰心小时候她就接触中国古典文字,特别喜欢唐诗。她对唐代诗人王昌龄作的《芙蓉楼送辛渐》一诗特别欣赏,其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壶”尤为喜爱。为了表明她不与黑社会同流合污,她就取“冰心”为笔名。
5.高尔基(阿列克赛·彼什希柯夫)
“高尔基”在俄文中有“痛苦”的意思,哪他又为何取这个名字呢?原来他从小父母双亡,读了两年书就开始在社会上谋生了,遭受了很多的人间苦难,为了纪念自己的经历,所以取了“高尔基”这个笔名。
6.张恨水(张心远)
“恨水”一名是他17岁那年,在苏州第一次投稿时取的笔名,是从南唐后主李煜《相见欢》词“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东去”中截取出来的。张恨水幼年酷爱词章,读了李后主这首词,想到人生有限,不能让光阴如流水一样白白流逝,就取了这个笔名。
7.朱自清(朱自华)
1917年,20岁的朱自清“感于家庭经济情况不好,为了惕励自己不随流俗合污,改名自清。“自清”两字出自《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
8.戴望舒(戴朝宗)
笔名“望舒”取自屈原《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即神话中驱月驾车的神,后来成为月的代称。月在古诗词中可作为爱情的象征,月光的朦胧与戴望舒诗歌的朦胧婉曲是相合的,笔名暗示了诗人的诗歌内容和诗风。
9.老舍(舒庆春)
老舍拆自本姓“舒”,其字“舍予”亦拆自姓氏。
10.金庸(查良镛)
金庸是拆最后一个镛字而来的。
11.刘白羽(刘玉瓒)
“白羽”的笔名出自唐代卢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首诗描述的是《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记载的李广射虎的传说,“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诗中的“白羽”不是柔软的鹅毛,而是箭镞之羽,这个笔名寄寓了作家以历史名将为楷模,征战疆场,报效祖国的鸿鹄之志。后来,刘白羽还用“石棱中”为笔名发表杂文,也源出于此。
中国现代作家笔名:
鲁迅——周樟寿,后改周树人,字豫才。
郭沫若——郭开贞,字鼎堂
茅盾——沈德鸿,字雁冰
巴金——李尧棠,字芾甘
老舍——舒庆春,字舍予
曹禺——万家宝
废名——冯文炳
西谛——郑振铎
冰心——谢婉莹
淦女士——冯沅君
丁玲——蒋伟,字冰之
夏衍——沈端先
华汉、阳翰笙——欧阳继修
萧红——张乃莹
萧军——刘鸿霖
叶圣陶——叶绍钧
芦焚、师陀——王长简(1946年后用师陀笔名)
叶紫——余昭明
柔石——赵平复
殷夫、白莽——徐白、徐祖华
沙汀——杨朝熙
艾芜——汤道耕
辛笛——王辛笛
穆旦——查良铮
杭约赫——曹辛之
梅娘——孙嘉瑞
刘西渭——李健吾
路翎——徐嗣兴
艾青——蒋海澄
田间——童天鉴
丽尼——郭安仁
光未然——张光年
欧阳山——杨凤歧
柳青——吴蕴华
还珠楼主——李善基,后改李寿民
平江不肖生——向逵、向恺然
且予——潘序祖
现代作家改名及原名对照:
沈从文——沈岳焕
郁达夫——郁文
朱自清——朱自华
闻一多——闻家骅
周扬——周起应
丰子恺——丰润
施蛰存——施德普
冯至——冯承植
赵树理——赵树礼
张恨水——张心远
臧克家——臧瑗望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另一作家茅盾,原名沈德鸿,又名雁冰,字燕昌。1927年大革命时期,作者决定创作三个连续中篇(即后来发表的《幻灭》、《动摇》、《追求》),同年8月,仅用两周时间就写完了《幻灭》的前半部分,交给当时负责编辑《小说月报》的叶圣陶,用“矛盾”作为笔名。这个笔名一看就知道是假名,为防止国民党书报检查的麻烦,叶圣陶建议在“矛”字上加一个草头,因为“茅”在《百家姓》中有此一姓,作者欣然同意。伴随尔后的不断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子夜》的出版,笔名“茅盾”名满天下。
《骆驼祥子》、《茶馆》的作者“老舍”,是作者1926年8月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幽默小说《老张的哲学》开始起用的笔名。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的“舍”是取姓氏的一半,老舍在家排行第八,是母亲41岁时生下的“老儿子” ,所以笔名取为“老舍” 。老舍一生的笔名颇多,但最响名的还是“老舍” 。
作家喜用笔名,在外国也不乏其例。高尔基的原名是阿历克塞·玛克西姆维奇·彼什柯夫。“高尔基”在俄文中是“痛苦”的意思。看高尔基创作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我们可以得知,作者的笔名是为了永志苦难艰辛的生活历程。
十九世纪末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原名是塞莫尔·朗菏恩·克莱门斯。他取笔名马克·吐温,是为了怀念青少年时期在密西西比河上做水手和领航员的一段生活经历,那时他经常听到测水员的叫喊声:“水深两噚(一噚等于6英尺),航船可以小心通过。” “马克·吐温”就是这个意思。欧·亨利是与马克·吐温同时代的优秀短篇小说作家,欧·亨利这个笔名来自一家酒吧老板的“呼名” 。他经常到这家酒馆喝酒,有一天,他请两名记者来这里做客,大声招呼道:“欧·亨利,再来一杯!”接着询问两名记者:“我写了一篇小说,不想用真名发表,你们看用什么笔名好呢?”他刚才招呼“欧·亨利”的叫声因为与众不同,引起了其中一名记者的好奇。这名记者随意开玩笑说:“你刚才喊叫的‘欧·亨利’不是就很好吗?” 结果,他竟把这玩笑当真,在小说上签上了“欧·亨利”作为笔名。小说发表后,就一直沿用这个笔名。欧·亨利的真名是威廉·雪德雷·波特。
司汤达,法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小说《红与黑》是他的代表作。作者原名是亨利·贝尔,“司汤达”本是普鲁士的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的名字,作者很喜爱这个独具特色的小村庄,取来为笔名,首次署于1817年出版的《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著作中。
日本当代著名历史小说家福田定一,他的笔名是“司马辽太郎” ,据本人讲,他对中国汉代《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佩服得五体投地,笔名是为了对《史记》作者的倾慕。“司马辽太郎”在日语中的意思是自己与司马迁相比要逊色得多。
1. 鲁迅(周树人)
1918年4月,他发表了《狂人日记》,在这上面他用了鲁迅这笔名。他是这样解释自己的笔名的: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的意思。
2.巴金(李尧棠)
巴金在法国留学时,有一个姓巴的同学自杀了,他为了怀念他就以“巴”作姓。他的一位朋友还为他取了一个容易记住的名字叫“金”,于是“巴金”这笔名就诞生了,他在《灭亡》一书上就用了此名。
3.曹禺 (万家宝)
曹禺取自本姓万的繁体“万”,拆开便是草禺,草字不取,取曹,故名曹禺。
4.冰心(谢婉莹)
冰心小时候她就接触中国古典文字,特别喜欢唐诗。她对唐代诗人王昌龄作的《芙蓉楼送辛渐》一诗特别欣赏,其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壶”尤为喜爱。为了表明她不与黑社会同流合污,她就取“冰心”为笔名。
5.高尔基(阿列克赛·彼什希柯夫)
“高尔基”在俄文中有“痛苦”的意思,哪他又为何取这个名字呢?原来他从小父母双亡,读了两年书就开始在社会上谋生了,遭受了很多的人间苦难,为了纪念自己的经历,所以取了“高尔基”这个笔名。
6.张恨水(张心远)
“恨水”一名是他17岁那年,在苏州第一次投稿时取的笔名,是从南唐后主李煜《相见欢》词“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东去”中截取出来的。张恨水幼年酷爱词章,读了李后主这首词,想到人生有限,不能让光阴如流水一样白白流逝,就取了这个笔名。
7.朱自清(朱自华)
1917年,20岁的朱自清“感于家庭经济情况不好,为了惕励自己不随流俗合污,改名自清。“自清”两字出自《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
8.戴望舒(戴朝宗)
笔名“望舒”取自屈原《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即神话中驱月驾车的神,后来成为月的代称。月在古诗词中可作为爱情的象征,月光的朦胧与戴望舒诗歌的朦胧婉曲是相合的,笔名暗示了诗人的诗歌内容和诗风。
9.老舍(舒庆春)
老舍拆自本姓“舒”,其字“舍予”亦拆自姓氏。
10.金庸(查良镛)
金庸是拆最后一个镛字而来的。
11.刘白羽(刘玉瓒)
“白羽”的笔名出自唐代卢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首诗描述的是《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记载的李广射虎的传说,“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诗中的“白羽”不是柔软的鹅毛,而是箭镞之羽,这个笔名寄寓了作家以历史名将为楷模,征战疆场,报效祖国的鸿鹄之志。后来,刘白羽还用“石棱中”为笔名发表杂文,也源出于此。
中国现代作家笔名:
鲁迅——周樟寿,后改周树人,字豫才。
郭沫若——郭开贞,字鼎堂
茅盾——沈德鸿,字雁冰
巴金——李尧棠,字芾甘
老舍——舒庆春,字舍予
曹禺——万家宝
废名——冯文炳
西谛——郑振铎
冰心——谢婉莹
淦女士——冯沅君
丁玲——蒋伟,字冰之
夏衍——沈端先
华汉、阳翰笙——欧阳继修
萧红——张乃莹
萧军——刘鸿霖
叶圣陶——叶绍钧
芦焚、师陀——王长简(1946年后用师陀笔名)
叶紫——余昭明
柔石——赵平复
殷夫、白莽——徐白、徐祖华
沙汀——杨朝熙
艾芜——汤道耕
辛笛——王辛笛
穆旦——查良铮
杭约赫——曹辛之
梅娘——孙嘉瑞
刘西渭——李健吾
路翎——徐嗣兴
艾青——蒋海澄
田间——童天鉴
丽尼——郭安仁
光未然——张光年
欧阳山——杨凤歧
柳青——吴蕴华
还珠楼主——李善基,后改李寿民
平江不肖生——向逵、向恺然
且予——潘序祖
现代作家改名及原名对照:
沈从文——沈岳焕
郁达夫——郁文
朱自清——朱自华
闻一多——闻家骅
周扬——周起应
丰子恺——丰润
施蛰存——施德普
冯至——冯承植
赵树理——赵树礼
张恨水——张心远
臧克家——臧瑗望
上班时间: | 周一至周日 上午9:00~下午18:00 |
:y1518123 | |
:1033986215 | |
客服电话咨询 | :13653670583 |
了解起名服务 | ||
查看收费标准 | ||
提交起名信息 | ||
支付起名费用 | ||
查看起名方案 | ||
起名服务结束 |
客服邮箱:1033986215@qq.com |